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关于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关于让供销社基层网点成为乡村振兴的桥头堡的提案》(第178号) 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3-06-26

【字号:

分享:

刁齐委员:

您(你们)提出的《关于让供销社基层网点成为乡村振兴的桥头堡的提案》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年初,营口市社已确定推动供销社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方向,锚定“农产品进城、工业品下乡”的职能定位,加快搭建“为农服务、数字信息、城乡流通、涉农金融、基层治理”等五个体系,推进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综合合作,从根本上改善农民收入结构,真正让农民“消费少花钱、生产少投入、农闲就业有渠道”,积极发挥供销基层网点推动乡村振兴桥头堡作用。

一、关于加强供销社基层网点建设,并使之成为乡村振兴的前哨阵地

供销社最大的组织优势,就是具备覆盖城乡的基层网点。目前,我市设立乡镇基层社51家,已做到涉农乡镇全覆盖,村级综合服务社495家,达到全市644个行政村的76.9%,服务乡村振兴的基层网点体系初步建成。2020年以来,为进一步提升供销系统综合服务能力,市社联合财政、人社部门出台了《关于新建、改造基层社增加创业孵化功能的通知》(营供合〔2020〕1号)、《关于提升基层社创业孵化功能的通知》(营供合〔2020〕2号)和《关于印发<供销基层社搭建农村创业孵化基地操作指南>的通知》(营供合〔2022〕1号)等一系列优惠扶持政策,鼓励乡镇基层社搭建农村创业孵化基地,带动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农民群众提供相关生产和生活性社会化服务,促进农民实现就地就近就业增收,让供销社成为党和政府服务农民群众身边的“窗口”。

二、关于供销社丰富基层网点服务内容,让农民家门口的基层社有实实在在的作用

供销基层网点发挥作用好不好,关键在于能否与广大农民群众以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形成有效的利益联结。今年以来,市社将建设以社有企业为核心、辐射到村的为农服务体系,打通流通体系“乡镇到村”的堵点,并配合市委组织部门共同推动“乡村治理积分制”,调动全地区近5800名农村网格员队伍积极性,以统购分销、免费测土、就业培训等“生活服务、生产服务和公共服务”为切入点,主动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计划6月底前,完成大石桥试点的前期准备工作,年底前辐射到大石桥市253个行政村,到2025年末将实现644个行政村全覆盖,让农民群众享受到更多的便民服务,真真切切体会到党组织的坚强堡垒核心作用。

三、关于各涉农行政部门应该充分对接、利用好供销社网点优势,把承担的为农服务内容通过基层社网点落实到农民个体

党中央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供销社是为农服务的合作经济组织,可在农村通过供销基层组织体系提供相关生产生活的综合服务,带动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促进小农户参与适度规模经营,实现联农带农作用。今年,市社将逐步推进“益农信息网”与“辽宁供销服务三农大数据平台”融合,摸清我市农村信息底数,提高供需信息匹配效率,平台已在全市建立四级数据联动体系,数据覆盖耕地12万公顷、林地20万公顷、海洋12万公顷、内陆及沿海滩涂1万多公顷。下一步,将组织第三方专业机构,为加入乡镇基层社的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经营模式梳理、专项资金申请、市场方向引导等专业化服务,帮助其用好各涉农行政部门的惠农富农政策,生成发展推力,围绕推进乡村产业振兴,夯实建设农业强国基础。

四、关于供销社应该发挥网络完善和市场渠道丰富的优势,努力把基层社网点打造发展成为农民创业致富的平台和阵地

供销社未来发展方向,就是要探索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底层架构。2021年9月,供销总社下发《关于印发<基层供销合作社建设工作手册(试行)>的通知》,明确提出如何规范基层社建设,吸纳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民加入供销社成为社员,强化社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的“三会”制度建设,通过完善的民主集中、民主监督制度,做到农民出资、农民参与、农民受益。今年以来,市社鼓励基层社以搭建农村创业孵化基地为契机,引导各类返乡入乡留乡的创新创业人员按照现代产业组织形式,建立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全产业链和全价值链融合发展。依托社有企业为核心,主办营口市中草药材产业协会,破解产业发展瓶颈,推进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提升农业价值链,发挥产业带动作用,实现产业富民。丰富城乡基层实体网点的服务功能,构建快捷、高效、低成本的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网络,加快形成稳定高效的农产品物流配送体系,打通“农产品上行最初一公里”和“工业品下行最后一公里”,建设以“农产品进城、工业品下乡”为基础的双向流通体系,缓解市民买贵农民卖难的痛点。

感谢你们对供销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再提宝贵意见。

联系人:王剑  18604178243

抄送:市政协提案委、市政府督查室

  • 附件:
  • 视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