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福建省三明市将乐县供销合作社积极承担省级粮食生产托管服务试点工作,依托“农耕保姆站”农业生产托管服务中介平台,以农资供应和技术指导为切入点,建设试点基地,全面发展综合服务,着力打造具有将乐特色的“供销农场”。
精心组织
全面推行“1”个托管平台管理
2023年,将乐县供销合作社与将乐县农业农村局共同建立将乐南口镇“农耕保姆站”农业生产托管服务中介平台,构建起“农耕保姆站+服务组织+托管员”三级服务体系。2024年,将乐县社对南口镇“农耕保姆站”托管平台进行全面整合提升,将平台纳入“供销农场”统一管理。将乐“供销农场”整合区域服务需求和服务资源,主动对接小农户、村集体经济组织和服务组织,村集体集中已复垦的撂荒地和小农户零星土地后,与“供销农场”就种植品种、作业时间、植保防治、产品销售等进行协调统一,大大减少服务组织与农户之间的沟通成本,实现规模服务。
将乐“供销农场”以将乐县南片农业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和福建茂业生态休闲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为承接运营主体,优化提升粮食作物和特色经济作物服务模式和路径,不断延伸服务链条,拓宽服务领域,为服务组织提供从种到收、从技术服务到农资供应、贷款支持的全程“保姆式”服务。目前,将乐“供销农场”已建成蛟湖、小拔2个种植示范基地,建成“供销农场”农业生产托管中心1个,整合农机服务组织4个,对接50个村集体,服务农户1850户,年服务能力4.5万亩次,农资团购率达85%,托管农户总成本下降15.7%,实现农业生产增收增效。
整合资源
充分发挥“4”支服务队伍作用
将乐“供销农场”围绕农业生产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整合农业社会化各类服务组织资源,建立“4”支服务团队,使农户足不出户就能接受农业生产托管服务。“托管员”服务队,对接南片区域50个村集体经济组织,“一肩挑”负责人担当“托管员”角色,农户可以直接联系村集体下单,再由村集体联系“供销农场”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安排服务组织提供托管服务。农机服务队,在南片区域遴选8个有资质、有实力的服务组织纳入“供销农场”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管理,统一对外承接托管“订单”,大力发展适度规模服务,以集约化生产提升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以规模化服务实现规模效益。县社成立农资供应服务队,社属企业将乐县龙得宝农资有限公司与将乐县南片农业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签订农资供应合作框架,以低于市场10%的优惠价格为农户代购优质的生产资料,累计代购农资3025吨,真正降低农民农业生产成本。同时选派庄稼医生组成农业技术服务队,实时为服务组织和农户提供技术咨询、传授农业技术。今年以来,共开展农资科技下乡、宣传咨询服务18场次。对接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成立农业生产托管金融信贷服务队,双方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建立“供销农场”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推出“福农·供销贴息贷”金融产品,面向县域内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农业经营主体提供金融信贷资金,将贷款年利率由原来的6.2%降到3.45%,享受将乐县社最长6个月的全额贴息,大大节约农户的生产成本。
扩大范围
着力培育“2”类服务主体
将乐“供销农场”以农业社会化服务和农资经营为抓手,着力培育“2”类服务主体。培育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各基层社通过领办创办、参股入股、业务联结等方式发展农机服务、粮食种植、农资供应等农民专业合作社152家,因地制宜开展单环节、多环节农业社会化服务。重点培育服务规模和种植面积较大的经营主体,打造“供销农场”示范基地,对符合条件的经营主体积极推荐申报各级示范社。
培育农资经营服务主体,完善农资经营服务网络,结合南口、白莲、黄潭、万全供销惠农综合服务中心、村综合服务社建设,在有条件的村增设农资经营服务网点,设立庄稼医院,扩大农资供应服务覆盖面,让农资服务更加靠近基层一线,农民足不出户即可购买农资。目前,将乐南片区域建成农资配送中心3个,农资(庄稼医院)经营网点43个,基本覆盖主要行政村。
拓宽渠道
打通“1”条农产品出山渠道
将乐“供销农场”对各类农业经营主体生产的粮食、果蔬等农产品,做好后续助销服务,充分利用系统内“两山供销”“乐动助农”等电商直播平台、农产品展示展销中心(消费帮扶馆)、综合超市等流通渠道,带动农产品销售。引导县域内农业经营主体主动融入全国大市场,为将乐特色农产品搭建“出村进城”的产销桥梁。乡村振兴直播基地助农销售农产品累计2200余万元,利用沪明合作、山海协作、中国农民丰收节等农产品展示展销平台,助力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推动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