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时节,一场关乎乡村振兴的战略部署在越州大地展开。5月8日,浙江省绍兴市人大常委会专题听取“三位一体”为农服务体系建设汇报并给予肯定,对下一阶段工作提出意见建议。此前,绍兴市政府在诸暨市召开深化农村“三位一体”改革工作会议,对全市深化“三位一体”改革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推进,勾勒出新时代为农服务体系的四梁八柱。
绍兴市供销合作社根据浙江省供销合作社深化农村改革工作会议精神和绍兴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进一步研究细化落实农村“三位一体”为农服务体系建设措施,以系统性思维、清单式任务、创新性手段狠抓落实,确保全市域“三位一体”为农服务体系建设取得实效。
走进嵊州鹿山农合联茭白农事服务中心,这个集成育秧、种植、仓储、销售、培训、采摘等全链服务于一体的综合平台,已服务周边3000亩茭白田;在新昌,以茶产业全程机械化为重点,建设运营“茶保姆”现代化农事服务中心,年服务茶园超1万亩次。后续,绍兴市供销合作社系统打造以现代农业产业化为目标的生产服务体系,按照“一县一平台”要求,以县域为基本单元,统筹涉农单位服务功能,建设集政府部门服务、市场化服务、社会化服务于一体的县级“三位一体”为农服务综合平台。总结绍兴市上虞区、诸暨市作为改革实施县创建成功经验,积极推广到其他县(市、区)。以县级“三位一体”为农服务综合平台为枢纽,以现代化农事服务中心为节点,其他各类为农服务主体共同参与的县域一体化为农服务网络,全力打造全市域为农服务新体系。同时,发挥供销合作社传统优势,实施“绿色农资”升级行动,全面开展农资农技、农机作业、农业生产托管、统防统治等综合服务,为农业生产提供“一揽子”解决方案;实施农合联提升行动,开展“一县一业一团一基地”建设,构建县域农业主导产业全链服务体系。
在绍兴市区东街市场社区平价生鲜店里,来自临海的土猪肉、鹿山的茭白整齐码放在货架上供市民挑选。后续,绍兴市社从全市域谋划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依托长三角国际农批中心项目,推动农批、农贸市场一体化发展,构建“农批市场+农贸市场+供销AI家(社区平价生鲜店)”分销体系。为打造以流通渠道为核心的农产品增值服务体系,全市系统加强市县联动,通过设立本地农产品专销区,畅通产销对接渠道,助力农产品销售。日前,“礼遇绍兴”城市礼品行政中心旗舰店开业,质优价廉的产品受到追捧,也为绍兴名特优新农产品“销出去”搭建坚实平台。绍兴市社将深化“一县一品一策”区域公用品牌建设行动,形成覆盖全品类、全区域、全链条的特色农产品品牌体系矩阵,助力农民增收。加大消费帮扶力度,依托全市系统资源和流通网络优势,扎实做好结对地区农产品产销对接工作。
现代农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普惠金融的支撑,尤其是产业转型升级离不开资金和政策的支持。如何通过金融支持地方特色产业发展、助推乡村振兴?
绍兴市社通过打造以共性需求为导向的信用普惠服务体系,优化农村金融服务协同机制,深化与金融机构战略合作,联合开发适配农业发展的专项信贷产品,切实强化农户生产资金保障,通过深化“1+3供丰金融”产品创新,构建覆盖农业生产全链条的金融服务体系,系统性提升农业农村资金配置效率。丰富农业保险种类,推动保险范围由保成本向保收入、价格指数、产量保障及气象等综合险种升级,构建多元化风险防范体系。目前,已开发“蔬菜贷”“香榧贷”“打面贷”“小吃贷”等专项贷款产品10余个,累计授信额度100亿元,实现金融服务“精准滴灌”。重点聚焦农户在创业、生产、供销等环节的资金需求,将特色金融产品深度嵌入农合联组织网络、农事服务中心和数字化为农平台,通过服务场景融合提升产品覆盖效能,为农业生产注入更精准的金融支撑。
此外,绍兴市社打造以做强社有经济实力为基础的要素支撑体系,按照“重塑供销优势、重构产业体系”的理念,大力发展社有经济,以项目为抓手,强化社有资产整合激活,进一步增强“造血功能”。依托农事服务中心、农合联、庄稼医院等载体,汇聚服务资源,吸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专业化服务组织积极参与现代农事服务,不断提升为农服务的专业化水平,推动服务供给多元化发展。
目前,市县两级供销合作社主动求变、积极应变,推动服务方式从组织建设为主向服务资源集成转变,服务手段从点上发力向链式汇聚转变,服务内容从传统粗放型向现代科技型转变,全市范围将形成党委政府重视、农业供销部门牵头、相关成员单位协同,全力构建“三位一体”为农服务体系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