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供销动态

为泰安“十二条”的清单式思维叫好

来源:中国供销合作网

作者:合平

发布时间:2025-05-27

【字号:

分享:

    近日,山东省泰安市供销合作社印发《推进基层供销合作社高质量发展十二条措施》,围绕基层社“发展什么、如何发展”列出了非常清晰而务实的12条具体路径和举措:一是深化土地托管服务;二是拓展农资经营业务;三是推广快递配送服务;四是巩固日用消费品销售;五是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六是探索再生资源回收;七是推进农产品上行;八是开发乡村特色项目;九是领办农民合作社;十是开展“村社共建”;十一是强化联合合作;十二是规范社有资产管理。

泰安市社以这样一份务实的清单指导基层工作,清晰明了、针对性强,方便基层单位理解并执行,值得学习借鉴。

这“十二条”是泰安实践的总结,更是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改革发展实践经验的总结。基层社可做、能做还应大胆做的事蕴含在这“十二条”中,但又不限于这“十二条”。各地供销合作社如何结合本地实际,清晰地回答基层社“发展什么、如何发展”并谋划出落地方案,或许可以从泰安方案中获得一些启示。

列清单,破难题,改革谋划要聚焦。泰安的十二条举措之所以亮眼,在于其摒弃了“大而空”的口号,将农村发展的复杂需求拆解成可操作的12项具体任务。从生产托管服务到快递进村,从再生资源回收到农文旅融合,每一条都直击当下农村的堵点:农民缺服务,就建电商服务站、开供销大集;农业缺链条,就搞田头保鲜仓、产销对接;乡村缺活力,就开发特色项目、推动“村社共建”。这种“清单式”管理,让基层社知道“劲往哪儿使”,也让农民感受到供销合作社“实打实”的服务。

强整合,重协同,乡村振兴要一盘棋。泰安“十二条”秉持了资源整合的系统思维,注重通过对接上级资源、推行“村社共建”、联合快递企业等措施把政府、市场、社会力量拧成一股绳,而不是让基层社单打独斗。例如,推广快递配送时联动邮政与“三通一达”,发展农文旅时融合非遗工坊与生态观光,既盘活了存量资源,又放大了协同效应。这种“开门办社”的思路,体现了供销合作社从传统的“卖货郎”向乡村振兴资源整合者角色的转变。

抓长效,促变革,清单背后有机制。更可贵的是,这份清单体现了对制度建设和风险防控的重视,提出规范社有资产管理、建立资产租赁价格市场化调整机制等举措,注重从制度层面保障基层社的良性运转和健康发展,这样的清单才能让改革走深走实。

整体看来,泰安的十二条措施虽是清单化格式却并非零散的政策堆砌,而是围绕基层社高质量发展目标,将问题拆解为产业、流通、组织、管理等维度,形成一整套行动框架。其他地区并不一定要照搬其措施,而应学习其“发现问题—拆解问题—系统解决”的思维方式,立足服务乡村振兴,结合本地“三农”特点,打造符合自身实际的“N条措施”。

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任务繁重,要将改革落实落细,我们需要更多泰安式这样的清单思维——把宏大战略转化为具体条目,将复杂问题拆解成可行步骤,将顶层设计与基层实践结合,市级社既要做好“出题人”,同时在指导工作时也要明确基层社发展的“必答题”(如必须解决的痛点)和“选答题”(如特色项目),从而避免基层“无头苍蝇”般探索,又预留创新空间。

这份带着泥土味的“十二条”启示我们:唯有脚踏实地列清单、扎扎实实抓落实,才能书写出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答卷。

  • 附件:
  • 视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