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供销动态

浙江杭州萧山区供销合作社精准服务解决基层治理难题

从“马路市场”到“共富长廊”

来源:中华合作时报

作者:张毓敏

发布时间:2025-07-14

【字号:

分享:

下午两点,浙江杭州萧山区,党湾农贸市场南门的狭长道路热闹起来。“唰啦——”十六辆不锈钢展销车的遮阳棚齐齐撑开,搭起烟火人间的“限时”表演帷幕——遮阳棚下,番茄红得透亮,黄瓜顶着小黄花,曙光村农户徐爱文麻利地给老主顾装上一把四季豆,满脸笑意地说:“再也不用打‘游击战’啦!”

半年前,这里还是菜叶满地、喇叭乱响的模样,如今却成了井然有序的“共富长廊”——在萧山区供销合作社指导下,萧山义盛中心供销合作社“导演”的“马路市场”“变形记”,正在这条烟火升腾的巷子里悄然上演。

抽签定摊位 烟火安新家

曾几何时,党湾人提起距离党湾镇政府100米左右的富民路就直摇头。

清晨五六点,一两百米的路面就成了没有硝烟的战场。三轮车、竹筐、蛇皮袋见缝插针,为了巴掌大的落脚地,老邻居争得面红耳赤是常有的事。卖了七八年菜的张官林记忆犹新,“蹲得腿麻,还得时刻提防着督查队。”汽车喇叭和电瓶车的急刹声此起彼伏,成了这条“马路市场”刺耳的背景音。

党湾镇政府联合市场托管方义盛社花了很多力气。城管队员驻点巡查,划定临时区域。但一声“来了!”整条街瞬间“蒸发”,十分钟后又神奇地“回流”。

“这个现象过去比较常见。来路边摆摊的都是本地农户,吃不完的蔬菜水果拿出来卖,时间不固定,储备量不大,也不方便租场地,‘路边摊’就成了首选,当然也带来了管理难题。”摆摊的刘先生介绍。

“转机发生在2024年。”义盛社办公室副主任金秋说,“萧山区社在义盛社进行试点,义盛社与镇中村共同推进共富项目,在党湾镇镇中村党湾农贸市场南面,开起了舒禾名特优超市——由镇中村出场地,义盛中心供销合作社托管,引入会员负责运营,共同打造一家区级‘GONG萧GONG富’产销平台。同时由‘共富超市’提供10万元共富基金,用来在富民路旁的弄堂修整出卖菜场地!”

据了解,有了资金后,义盛社把农贸市场和新建“共富超市”之间的弄堂“装扮”起来——16辆崭新锃亮的不锈钢“共富展销车”开进巷子,巧妙拆分成47个带顶棚的“小包厢”。

车身喷绘着“GONG萧GONG富”的标识和供销合作社传统的“扁担”“背篓”图案。张官林高兴地说:“遮阳防雨棚一拉,风吹日晒都不愁。”

最让人欢喜的是抽签法确定摊位。每天中午一点半,弄堂口本镇有耕地的农户们纷纷揣着身份证,排队抽取带着号码的乒乓球。“以前天不亮就抢位,心累!现在抽到哪儿是哪儿,公平!”张官林抽到个靠入口的好位置,乐得合不拢嘴。

曾经疲于和城管“打游击”,如今农户们在棚下扎了根,秤杆子也端得更稳了,老百姓的“菜篮子”也更丰富了,规则与温情在这条弄堂里紧紧握手。

智慧解“位”疾 配套惠民生

“卖菜人”的摊位安顿得妥妥帖帖,“买菜人”的烦心事儿还需进一步解决。弄堂周边散布着五处公共停车场,可汽车还总是横七竖八地堵在市场门口、卫生院通道,甚至占用人行道。“买菜十分钟,找车位半小时。”回忆过去,开车来买菜的倪先生苦笑道。

“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因为僵尸车占位、停车费用相对高、管理方式有待改进等问题。”金秋感慨道,“早在2021年,我们就向镇政府提交了一份《关于党湾市场托管的情况汇报》,明确提出将改造后的收费停车场纳入市场管理,在努力争取下,2024年,镇政府对原四处停车场道闸系统进行更新调试并增加相关设施设备后交给我们运营。”

目前,五处智慧停车场正式投入运营,490个车位井然有序。同时,为响应新型城镇化建设与“双碳”战略目标,义盛社积极对接第三方新能源公司,合作推进充电设施配套服务,24个直流快充桩悄然上岗。

更有人情味的是“60分钟免费停车”。“买把小菜、配个药的时间,足够用,不掏一分钱。临时接送孩子也能从容停靠,真的太方便了!”倪先生说。

“供销合作社的基层社要立得住、走得远,必须立足实际、融入当地发展大局,基层治理是一个重要的突破口。而基层治理的关键,在于精准把握‘民生需求点’与‘改革突破点’的结合,用供销合作社的网络优势和资源聚合优势,以系统化思维破解‘单个难题’,最终实现整体蝶变。”萧山区供销合作社党委书记、理事会主任蒋海芸说。

如今,“共富超市”里平价商品琳琅满目,“共富展销车”上本地时鲜水灵诱人,传统农贸市场人声鼎沸——三点一线,串起了一条名副其实的“共富消费带”。每月一次的“廿八共富市集”更是把气氛推向高潮:本地合作社的生态甲鱼、家庭农场的奶油草莓轮番登场;磨剪刀、修雨伞、免费测血压的便民摊位前群众排起长龙。义盛社从一个充电桩、一片阴凉地等“民生小齿轮”入手,助力整个乡镇向共同富裕的大目标又迈出扎实的一步。

  • 附件:
  • 视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