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供销动态

陕西省商洛市商州区供销合作社推进“社企融合”促进基层社发展

社企融合破困局 老社焕新促振兴

来源:中华合作时报

作者:张 成

发布时间:2025-09-19

【字号:

分享:

月10日上午,陕西省商洛市商州区杨峪河镇的村民谢广发带着孙女一大早就来到位于镇政府旁边的杨峪河供销合作社的超市购物。走进超市,锃亮的金属货架整整齐齐,落地玻璃橱窗擦得透亮,新鲜果蔬、酒水副食等商品从柜台一直延伸到墙角。村民们拎着购物袋进出,脚步轻快。“以前来这里买东西,眯着眼都看不清货架上摆的啥,现在不仅亮堂,货还码得齐整干净,油盐酱醋、时令水果啥都有,再也不用坐公交往城里跑了!”谢广发笑着说。

近年来,商州区供销合作社以盘活社有资产、提升为农服务能力为核心,在基层社与社属公司协同发展上探索创新,通过“社企融合”将老旧的杨峪河供销合作社打造成现代超市,为破解基层社资产闲置、经营乏力等难题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路径。

困境:

资产“沉睡” 发展举步维艰

杨峪河供销合作社地处杨峪河镇高铁大道旁,距主城区仅5公里、新建高铁站不足1公里,占地面积2000多平方米,其地理位置优越、人口密集、经济活跃,本应是服务“三农”的前沿阵地,然而2022年以前,杨峪河供销合作社仅有老旧房产出租收入,无实际供销业务经营,营业用房因年久失修沦为危房,部分库房已倒塌,安全隐患突出,既影响正常经营,又威胁周边居民安全。

同时,商州区社社属企业商洛市宏泰农副日杂有限责任公司也面临发展瓶颈,因主城改造多次迁移营业场所,经营场地不稳定,拓展业务、提升规模受限,亟需固定经营场所支撑发展。基层社“守着金饭碗没饭吃”,社属公司“有业务无场地”,传统各自为战模式已难以为继。如何盘活闲置资产、实现社企双赢,成为商州区供销合作社亟需破解的难题。

破局:

社企携手 激活资产动能

2022年,商州区供销合作社立足“资产盘活、效益提升、风险共担”目标,创新提出“社企融合”发展思路,推动杨峪河供销合作社与宏泰公司“牵手”合作。

双方协商达成“资产+资金”合作模式协议,杨峪河供销合作社以自有土地使用权及房屋等经营性资产作为出资,宏泰公司注入300余万元专项改造资金,联合实施老旧资产升级改造工程。改造完成后,宏泰公司无偿使用新资产20年,协议期满资产由杨峪河供销合作社无偿收回。“这既解决基层社‘无钱改造’难题,又为宏泰公司提供稳定经营场所,实现‘基层社资产增值、社属公司发展提速’双向赋能。”商州区供销合作社党组书记、理事会主任沈桂英说。

成效:

老资产“焕新” 多赢局面初显

经过改造提升杨峪河供销合作社彻底实现了“改头换面”。危房变身400平方米商州供销便民超市、100平方米烟花爆竹专营门店,新建2层600平方米综合办公仓储楼,总建筑面积超1100平方米,老旧资产价值大幅提升。

改造后的杨峪河供销合作社实现从单一购销向综合服务转型,在巩固烟花爆竹经营基础上,拓展日用品、果蔬供应、快递收发、农村电商等多元业务,打造出“一点多用、一网多用”为农服务综合平台,成为周边群众“一站式”购物首选,年销售额较改造前的基层供销合作社增长80%;宏泰公司则在巩固传统烟花爆竹经营主业的基础上,拓展超市零售等多元业态,经营模式的转型不仅优化了业务结构,更有效提升了企业营收能力。

“杨峪河供销合作社的蜕变是商州区供销合作社联合社深化综合改革、推动“社企融合”的生动实践。下一步,我们将以杨峪河供销合作社为起点,持续探索‘资产盘活、业态升级、利益共享’的融合发展路径,让更多基层社在乡村振兴中‘活起来、强起来’,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注入新动能!”沈桂英说。

  • 附件:
  • 视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