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山峦连绵,林木葱郁。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背景下,如何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如何打通乡村与偏远山区群众日常所需及农副产品外销“最后一公里”,这一直是许多人心头的期盼。
日前,湖南省流动供销服务车首发仪式在长沙县正式启动,二十余辆统一标识、印有“湘供”字样的服务车整装出发,驶向那些市场不愿触及、服务难以覆盖的“三区”——偏远山区、边际界区与交通盲区。
“民有所需,我有所为;民有所盼,我有所应。”在流动供销服务车的首发仪式上,湖南省供销合作社党组书记、理事会主任周晓理这样诠释“流动供销”的初衷。目前,湖南省供销合作社正积极推动传统供销网络与现代物流深度融合,以切实行动回应农民期盼。
流动服务 解决农民所需
“刘大姐,您的猕猴桃准备好了吗?我们来收货啦!”9月20日,平江县加义供销合作社的流动服务车开进积谷村,村民刘大姐闻声快步迎了出来。
积谷村离镇上路途远,山路难行,进城不易。自从有了流动服务车,刘大姐再也不愁猕猴桃的销路。“以前这些果子不是自己吃,就是烂在地里。现在微信一响,车到家门口,再不用肩挑背扛、赶集摆摊了。”她高兴地说。
在慈利县,李大爷也如期等来了他订购的米和面。来自湖南惠民供销农业服务有限公司的流动供销服务车把村民需要的米面油、清洁用品、卫生用品等送到了家门口。
在长沙市望城区、浏阳市等偏远村落,“湘供优供车”将实惠的米面油盐送进千家万户;“湘供优销车”则在地头直接收购蔬菜水果,直供城市社区。慈利县供销合作社通过村级网点送货上门,并推出“一个电话,上门收茶收果蔬”服务。
如今,这一辆辆流动服务车正悄然改变山村的生活——它让居住深山的人们不再受困于山水阻隔,让绿水青山真正化为金山银山,激活了农村经济的“微循环”,助推城乡资源双向流动、协同共进。
服务多样 构建综合服务平台
一辆车,究竟能延伸出多少种可能?一辆车,又能承载多少服务功能?流动供销服务车,正以持续不断的实践,探索并回应着这个问题。
“我们上门回收,还教大家如何分类,通过现金结算和积分兑换日用品两种方式激励,大家的积极性特别高。”平江县供销合作社下属企业平江县供益美环境事业发展有限公司再生资源回收项目负责人刘健松介绍道。
供益美公司针对偏远地区废品回收难题,推出了定时定点、预约上门的“绿色流动回收车”。回收员同时兼任宣传员,一路普及垃圾分类知识,让环保理念随车而行。目前,这一便捷的“互联网+回收”模式已覆盖12个乡镇、51个村,年处理垃圾超4000吨。
除了助力乡村变美,这辆看似普通的“小服务车”,还能为我们带来怎样的“大未来”?
湖南省社给出了系统性的答案——“湘供优+”六项服务体系:做好“湘供优供”,实现生活物资“送上门”;做好“湘供优产”,实现生产资料“到田头”;做好“湘供优销”,实现农副产品“出山村”;做好“湘供优环”,实现再生资源“绿色收”;做好“湘供优服”,实现综合服务“聚力做”;做好“湘供优治”,实现基层管理“共同治”。它们共同勾勒出一幅以车为纽带、服务全域覆盖的乡村振兴新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