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建营口市委会:
贵单位提出的《关于加强我市供销合作社建设,提高服务“三农”能力的建议》提案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2025年,营口市供销合作社系统围绕打造“服务农民生产生活和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综合平台”这一目标,着力缓解“供需信息不对称和城乡流通成本高”两个难题,发挥供销合作社系统联通城乡的独特优势促进乡村产业三产融合发展,整合发改、财政、人社、农业农村、商务、科技、交通、数据、邮管等各职能部门政策资源,加快向全程农业社会化服务延伸、向全方位城乡社区服务拓展,加快形成综合性、规模化、可持续的为农服务体系。
一、着力加强基层组织体系改造建设
重点推进总社“千县千社质量提升行动”,将基层社改造建设与为农服务中心、县域流通服务网络、县级社有企业改革发展等统筹起来,一体推进,新培育发展示范基层社2个。因地制宜推进“县基一体化”管理,统筹运营县域内资产,带动基层社发展。实施“乡镇基层社服务全覆盖计划”,鼓励乡镇基层社围绕服务农业全产业链,搭建农村创业孵化平台,通过政策资金支持、社会资本参与、联合社帮扶、社有企业带动、开展“村社共建”等方式,为基层社赋能,新建改造基层社5个。构建以社有企业为核心、辐射全地区县乡村三级的为农服务体系,积极搭建村级综合服务社网络,将多种公共服务资源送到农民手中,新增村级综合服务社数量15个。
二、逐步完善农资应急保供稳价机制
建立健全农资应急保供稳价应对机制工作专班,做好重要农时农资采购、储备、调运、供应等工作。搭建市县两级农资应急保供体系,联合各县级社共同整合市场资源,筹建农资保供联盟,开展多层次、多模式的合作,推广直采直供方式,延伸农资供应服务网络,打通农资供应“最后一公里”。开展“绿色农资”升级行动,持续优化农资供应结构,促进绿色农业发展。统筹整合各方资源组建合资公司,新建县级农资公司1家,新建改造县域农资配送中心2家。目前,大石桥社于3月份引进社会力量共同成立“营口宏仓兴农资供应有限公司”(供销社占股70%,民营占股30%),并依托其建设县域农资配送中心,盖州社推动其全资企业“盖州市清河商场”年底前完成县级农资公司改造任务。
三、不断提升农村现代化流通服务水平
对接省“数字供销”综合服务平台,推动重点业务数字化转型,优化供需信息,促进为农服务能力有效提升。深入实施“供销品牌创建行动”,推动供销品牌发展壮大。依托社有企业,服务支持地方优势产业发展,提升营口大米、五味子、海蜇等地方特色农产品知名度、影响力,打造“营供一品”供销公共品牌,并向省社推荐“辽供”系列品牌4个。推广大石桥建一、周家基层社“打通乡镇到村流通堵点”的试点经验,拓宽工农产品双向流通渠道,丰富全方位城乡社区服务内涵。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深入推进乡村振兴补短板工程,推动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加强供销系统农产品市场建设,新发展县域物流节点3个、乡镇物流节点9个。
四、稳步扩大农业社会化服务规模
围绕服务打造辽宁现代化大农业发展先行地,推动落实省社《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组织体系建设推动县域为农服务网络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2024-2028年)》,聚焦供销合作社主责主业,加快建设县域为农服务中心,培育供销系统功能完备的新型农业服务主体,提供农资供应、农技支持、土地托管等服务能力,因地制宜发展全程农业社会化服务,扩大服务规模、创新服务模式、补齐服务短板,推动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新发展县域为农服务中心2个,全资、控股社有企业农业社会化服务规模3.18万亩次。
五、有序恢复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体系
规划我市供销系统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推动县级社做好供销系统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积极参与乡村基层综合治理,服务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参与“无废城市”建设,落实“两新”政策,探索“换新+回收”服务模式,加强与前端回收网络对接,加快构建供销系统再生资源回收网络,持续推进“两网”融合,改造建设标准化规范化回收站点9个。
六、持续优化供销系统队伍建设
加强联合社机关主导的行业指导体系建设,有效发挥理事会、监事会职能作用。支持以合作制、股份合作制等形式,通过劳动合作、资本合作、土地合作等途径,广泛吸纳农民和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成为社员。拓宽基层社选人用人渠道,鼓励村“两委”负责人、大学生村官、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农村能人和机关干部等进入基层社领导班子。强化干部教育培训,广泛延揽人才,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人才队伍。要求各县级社加大对基层供销社、村供销社、农村综合服务社、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和经营管理团队业务培训力度,培育专业性人才,打造专业化队伍,不断提升规范化建设水平,提高为农服务质量。